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提高,目前国产PVB中间膜的性能水平已达到国外产品的水平,特别是建筑级PVB中间膜已完全能替代国外产品。中国是PVB中间膜的最大消费国,国内PVB中间膜主要使用在于建筑、汽车和光伏三个行业,其中建筑和汽车行业的使用量接近90%。
PVB薄膜又叫PVB Film,PVB胶片,PVB胶膜,PVB中间膜等,英文名称为:PolyVinyl Butyral Film,化学名是: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。其本质是一种热塑性树脂膜,是由PVB树脂加增塑剂生产而成。由于是塑性树脂生产而成,它具有可回收利用加工,重复使用的特点。PVB膜按应用领域分,可大致分为建筑PVB膜、汽车用PVB膜、光伏级PVB膜等。建筑PVB薄膜是指适用于建筑及装修行业的PVB薄膜产品。
PVB中间膜行业为建筑、汽车和光伏等行业提供原材料,行业本身不具有自身的行业周期性,但受到终端行业的周期性影响和宏观经济波动的整体影响。全球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的波动都会对行业带来一定影响。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,下游需求活跃,行业发展迅速;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,下游需求降低,行业发展也随之缓慢。如果受宏观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,将会造成行业的订单减少、存货积压、货款收回周期延长等状况。
国内PVB中间膜行业大多分布在于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,区域性较为显著。在国际上,由于中国、日本、欧美都是下游终端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大国,行业中较发达的企业也主要分布在上述国家。PVB中间膜行业为建筑、汽车和光伏等行业提供原材料供应,行业本身不具有自身的季节性,但受到终端行业的产销旺季与淡季的影响。
PVB中间膜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进一步加快,业务集中度慢慢的升高,如日本可乐丽公司于2013年11月21日以5.43亿美元收购美国杜邦的玻璃层压解决方案和乙烯基(GLS/乙烯基)业务。中国、泰国、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PVB中间膜生产发展迅猛;亚太地区是全球PVB中间膜最大的市场,其消费量占全球总量大部分。在亚太地区,中国市场的消费量最大,其次分别是日本、中国台湾、韩国和印度,这些地区的消费也稳步增长。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4-2029年全球与中国建筑PVB薄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预测报告》分析:
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提高,目前国产PVB中间膜的性能水平已达到国外产品的水平,特别是建筑级PVB中间膜已完全能替代国外产品。中国是PVB中间膜的最大消费国,国内PVB中间膜主要使用在于建筑、汽车和光伏三个行业,其中建筑和汽车行业的使用量接近90%。
当前,全球建筑PVB薄膜行业正处于技术驱动与需求拉动的双重变革期。一方面,新材料研发(如自修复PVB膜)和智能化生产的基本工艺(如物联网驱动的自动化产线)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;另一方面,下游应用场景的多元化(如新能源汽车天窗、光伏组件封装)倒逼企业提升产品适配性。在此背景下,环保法规的趋严与原材料价格波动(如石油基树脂成本上升)成为行业短期挑战,而绿色转型与国际化合作则为长期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。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,将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。
环保材料替代:生物基PVB树脂的研发将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,符合欧盟REACH法规要求。
功能集成化:兼具隔音、隔热、自清洁等多功能的PVB薄膜将成为高端市场主流。
预计到2030年,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335万吨产能,中国占比提升至48%。建筑领域仍为主导,但光伏(BIPV)和新能源汽车(天窗、电池封装)应用占比将增至25%。
建筑PVB薄膜行业作为高性能材料领域的核心赛道,其发展紧密关联全球城市化、绿色转型及技术革新进程。当前,全球市场呈现“需求东移、技术西强”的格局,中国凭借庞大的内需和完善的产业链,正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。
未来,企业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加速布局生物基材料、智能化生产及新兴应用领域,同时深化国际合作以应对贸易壁垒。在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下,PVB薄膜行业有望在建筑安全、能源节约及可持续发展中扮演更关键角色,成为全世界新材料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想要了解更多建筑PVB薄膜行业详情分析,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4-2029年全球与中国建筑PVB薄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预测报告》。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(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,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)